慕承和却没笑。他神色缓和了许多,耳根的红渐渐褪去,皮肤比我们去海边之前黑了些,但是丝毫没有掩盖住那份隽秀和灵气。
他拉我入怀说:“不要走。你走了,我肯定没有勇气一个人继续在这里住下去。”
一句极朴素的话,却像是花蜜般散发着芬芳,在空气中逐渐蔓延,使我的整个身心都妥协了。我缓缓地应了他。
那日午后,慕承和像个孩子似的,看着我把那两个包掏空,然后将所有东西又一一放回原位。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情商就会高,看来心理学家们果然说的是真理。
假期里,单位给新老师岗前培训。所谓的培训就是开会,学校人事处的老师一人一个主题,每个主题一到两天,就给讲学校的规章制度,让我们记笔记。
因为是学校的二级学院,既不在师大西区,也不在校本部,而是在城市另一头的一个大专院校旧址里。怪我一时被慕承和迷惑,答应他留下来,害得我每天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,幸亏附近有条地铁线,不然这种酷暑的天气,我觉得我会死在路上。而那间单身宿舍,被我用作午间休闲地。
室友也是今年的新老师,叫张丽丽,她毕业前就签约了,所以比我对这里熟。
她说:“这些老师都挺爱护我的,所以工作起来挺好。”
“这么早就混熟了?”
“我没给你说吗?我就是这里毕业的,虽说是个二级学院,不过好歹挂的是A大的牌子是不是?”
“哦。”
“薛老师,你哪儿毕业的啊?”
“A大。”
“本部?”
“本部。”我一边抄笔记,一边回答。
张丽丽的脸色变了下,随即又笑说:“所以说现在工作不好找,无论是什么学校的,考上名牌大学的时候有多风光,毕业出来大家都是一样。”
我知道,她暗示我和她殊途同归来着。
第二天开会,她又挨着我坐。当日的培训内容是“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”。会议室那头负责主讲的魏老师问:“老师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师生关系?”
张丽丽小声说:“薛桐,这个李老师长得帅吧。”
“嗯,还行。”
“他以前教过我们《教育心理学》,对我挺爱护的。旁边那个比他稍微年轻点的是魏老师,对我特好,以前读书时……”她又开始噼里啪啦地炫耀个没完,不禁让我想到念书时,女生楼那个被我的“亚美爹”气走的,再也不来我们宿舍的“小日语”。
她不过就是想让我羡慕羡慕她嘛。
可惜我实在不稀罕,要是换两年前,我还会告诉她:“其实没啥,A大传说中那个惊才绝艳,玉树临风,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爆胎的老师也挺爱护我的,爱护我到都强吻我两回了,还死乞白赖让我和他住一块儿来着。”
可是前几天,慕承和教育过我,要我好好和同事相处,别一天到晚和念书时一样就知道贫嘴。所以我谨遵师尊教诲,笑了笑对张丽丽说:“是吗?那你真走运。”
晚上在家,慕承和心情极度愉悦。他白天去飙车了,说是某顶级跑车组织什么全球文化之旅,在A城也做了一系列活动,邀请了一些人试驾,慕承和的一位朋友知道他喜欢车,就叫了他。
他一边替我洗菜,一边兴致勃勃地给我讲白天的经历,像个去游乐园回来向家长汇报奇遇的孩子。
“自己开?”我问。
“先有意大利和德国那边来的专业车手做示范,然后就可以自己开。”他说。“薛桐,你知道吗?它百米加速只要三秒钟。”
我瞧着他的兴奋劲不禁好笑:“你刚才说是什么车来着?名字太长了没记住。”
“布加迪威龙。”
“很好的车?比宝马还好?”名车里我就知道宝马和奔驰,还有白霖那悲催的悍马。
“这个,看个人喜欢。”
“那你等着,以后我挣了钱给你买一辆。”
“好。”他也笑了。
土豆丝倒进油锅里,发出“扑哧扑哧”的声音。
饭菜端上去,我坐在他对面,继续刚才的话题,“慕承和先生,总结一下,您试驾是什么感觉?”
他眼睛闭起来似乎在回味,须臾笑意流淌,薄唇轻扬说:“好像在贴地飞行。”
“飞行啊?我都没坐过飞机。”
“那有机会我们去订航班,哪儿也不去玩,就在各大洲机场蹲点,一趟接一趟围着地球绕圈,让你一次性过瘾。”
我“咯咯咯”地乐,“你当我是人造卫星呢?”
好不容易挨到天气凉快点,慕承和居然要出差去。他说:“我不在,你也不要住这里,这几天暂时和你那个同事一起住宿舍吧。”
“哦。”送走他,收拾了点东西,就往学校里去。
张丽丽问:“你和你男朋友吵架了?”
“没有。他出差。”不可否认,我听见男朋友三个字的时候,心里无比舒坦。
“他干吗的?”
“老师。”
“你俩同行啊。”
“嗯。”
“同行好,也不好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作息时间同步,还有共同话题,但是都当老师多没意思,两个人收入也不高,一棵树上拴死了。”
“那你准备找个什么样的?”我问。
“不知道,反正得比我挣得多。”张丽丽答。
“哦。”
“你别告诉我,你没想过这些。现在谈恋爱哪儿像大学的时候,谁热情,谁长得帅,谁学习好就喜欢谁,不合适还能换一个再试试。现在工作了,只能发展以结婚为目的的男女朋友关系。”
按照张丽丽的标准来说的话,她是肯定不会再找一个老师了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