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周周,不许撒谎,我问你问题,你要老实回答,好不好?”
男孩子的声音中有那么一丝不自信,颤巍巍的,隐藏在尾音中。
余周周心神恍惚。
“好。”
“你今天是不是生气了?”
“……是。”
“我不理你,你是不是……有点儿不开心?”
“……哦。”
“我邀请你来,你即使不喜欢,也还是硬着头皮来了?”
“……是。你到底想问什么?”
林杨突然间把她扳过来,认认真真地看进她的眼底。
“我告诉你,其实你这是……这是……有点儿喜欢我的表现。”
他好像终于说出了什么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一样,双手不自觉用力,捏得余周周肩膀生疼。
没想到,余周周只是笑。
笑眼弯弯,他想起小时候连环画上看到的那只毛茸茸的小狐狸。
“就这个事情啊,你直接问我不就得了?废那么多话。”
林杨干张嘴,说不出话。
“你就这么,就这么……”
然后突然站定,非常严肃地再次问道。
“周周,你喜欢林杨吧?”
对面的女孩子背着手,同样一本正经。
“嗯。”
学着某个大雪纷飞的下午,小小男孩子认真笃定的样子。
一如当年。
整个世界一起沉默地流着汗。
他们突然一起目光闪躲,余周周连忙跳到一边,倚在栏杆上假装看风景。
“周周?”
“什么?”
“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,可以问吗?”
“……说吧。”
“你第一次去肯德基,都点了什么?”
余周周飞起一脚直接踢向他的屁股。
一阵凶狠地厮打之后,终于低下头,十二分腼腆害羞地回答他。
“真的不记得了……”
她闭上眼睛。
“我只记得,椅子,特别凉。”
林杨一愣,旋即笑得排山倒海。
余周周慢慢地走着,间或侧过脸,偷偷地看一眼身边高大的男孩子。
意气风发,明朗而坚定。
牵得如此用力的手,好像将她的血脉和另一个年轻的生命紧紧连接。
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他们只做到了前半句。
林杨并没承诺什么。余周周也不再说,我们永远在一起。
皇帝会遇到政变,四皇妃会被打入冷宫。
但是没有关系,任千军万马在后面追赶,那年的四皇妃还是牵起了皇帝的手,毫不犹豫地大步跑了下去。
距离老去还有很多年,而很多年中,会有很多变故、很多快乐和很多悲伤。
后四个字,总有一天会完成。
他们不着急。
(全文完)
后记:关于玛丽苏的一切
我做了一次万能的妈妈,我给了余周周我错过和希冀的一切,包括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结局。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弥补。
然而这不是自传体,我不是她,我们都不是她。
但是我祝福所有阅读这本书的,同样拥有玛丽苏情结的妄想症患者。
我祝你们“万事胜意”。
其实这个故事,源于一位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好朋友(也许算得上是温淼的原型之一吧)让我帮忙写的一个小剧本。
这个好朋友是我初中同学。他是个有梦想的人,为了考导演系坚持复读。那时候,我已经在大学里面混日子了。他来北京参加考试的时候,我们抽时间碰面。我很高兴地看到,他并没有如我担心的一样忐忑不安或者愤懑不满,那已经是他第二次复读了,可是聊天的时候提起未来,他仍然信心满满,没有一丝一毫的埋怨和犹疑。
相比到了大学之后开始和网络、小说、On-line Game(网络在线游戏)死磕的很多浑浑噩噩的废柴大学生(比如在下……),他的眼睛要明亮得多。
扯远了。
他大学一年级的作业,五分钟的小短片,并不好拍。当时我在日本东京做交换生,我们在MSN上碰面,他问我能不能帮他写个小剧本。
无主题,随意发挥。
所谓毫无限制,其实是最大的限制。我坐在公寓的地板上捧着脑袋想了半天,大脑一片空白。抬头的时候,不小心瞟到室友挂在墙上的Rain的海报(她是个喜欢看韩剧和台湾偶像剧的美国人,想不到吧),想起她提起这些韩国美男一脸花痴的样子,不禁笑出来。
然后大脑放空,沉浸在自己幼年的花痴经历中不能自拔。
记得四五年级的时候,班级里男生女生青春期骚动,那些关于“张三喜欢李四,李四喜欢王五”的幼稚流言让所有人心神不宁,又传播得乐此不疲。那时候,我是个假正经的小班长,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正义感和集体荣誉感——你知道,这类所谓被老师所器重的“小大人”,往往最幼稚天真。即使如此,还是被一群小女生围堵在墙角,那时候手里还抓着擦黑板的抹布,面对着“赶紧说,你到底喜欢谁”的严刑拷打,不知所措。
现在仍然能想起来那时候血液倒流、满面通红的窘样。
然后终于冒着被所有人唾弃的风险说了实话,用尽了所有勇气。